第598章 白金 (4 / 4)

+A -A

        明代时,一个熟练的纺织妇人,一年可织布百余匹,其报酬一般是一匹布三斤棉花,或是一斗米。

        匹布用棉花十斤,跟麻布用麻差不多。

        在明清时期,江南那些妇人纺织收益,往往比种地收益还高的多。

        如果武家纺织场开起来,打造轧花机等,那么武家和附近村妇都能大大提高收益,比起传统的家庭种桑麻养蚕丝织,效益收入更高。

        第二天,武怀玉就叫来了郑老汉还有其它佃户们。

        当武怀玉提起打算明年让大家种棉花时,大家都愣住,他们连棉花是啥都没听过,

        “相公,樊川的地可是上好的稻田,旱涝保收的良田啊,不种粮食种其它的太可惜了。”

        “是啊,种桑种麻,都是种在塬坡上,水浇良田都是只种水稻的。”

        佃户们都心疼土地,觉得好地就得种好粮,什么桑麻、红薯土豆这些,那都是拿边边角角或是塬坡旱地种植的。

        “你们要是种一季棉花,我可以给你们保障每亩两石稻子保底收益,或者说这头一年,武家可以直接每亩一季给你们两石稻子,你们按武家要求种棉花,收的棉花都归武家,先种一季,等到有了结果,你们要觉得划算,明年的时候你们再自己种,如何?”

        不少佃户心想,那这不就相当于是武家把地又租回去了,他们相当于给武家种地,不管这啥棉花种的好与坏,最后武家还是给他们两石稻子。

        嗯,按租约他们还要交一石租,实际上就是他们帮武家种一季棉花,不管产出好坏,能保底亩收一石稻子。

        听起来挺不错的。

        “这一季,棉花地里的种子、肥料,甚至耕牛,都武家出,你们只出人工,

        你们还省了稻种、肥料,直接保底收一石稻子,还是很划算的,”

        武怀玉接着又说棉花收获后,到时要去籽纺纱织布,大家也可以来做活赚钱,织一匹棉布给一斗米做工钱,甚至还管一顿饭。

        熟练了三天就能织一匹。

        听的一众佃户都不由的心动不已。

        听起来真的很不错呢。

        一月织十匹工钱就有一石米,这可是个青壮男人做长工的工钱啊。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598章 白金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