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太子高明 (2 / 3)

+A -A

        红薯稀饭,配的玉米窝头,还有一碗炒红薯梗子,还有一盘炒的盐罐肉。

        窦静本以为太子是对他很不满,才让他吃这个,可是当他看到太子也坐下来,木碗里装着一样的红薯小米稀饭,大口吃着炒红薯梗子,那咸的盐肉也能大口吃着时,真惊着了。

        太子这在乡下呆了些日子,怎么倒跟被绑匪绑了票一样。

        而且饭量很惊人,能干三大碗。

        窦静吃了,红薯小米稀饭一般般,虽然红薯有点甜,可也不过是碗杂粮粥,那小米也没精选过,红薯梗子倒是还挺嫩,吃起来脆脆的,但除了搁了点盐巴,就只能看到一点点胡麻油花,清爽是清爽,就是寡淡了点,跟吃草没啥区别。

        至于说盐罐肉,其实就是天太热,肉无法保存,用盐腌制放罐里,然后吊到井里保存,吃的时候提起来割一块炒着吃,虽说盐腌,加井里低温,能够多保存些时间,但还是有点异味,肉也较咸,绝提不上好吃,特别是这肉可还是猪肉。

        窦静那可是信都县公、司农卿,更别说这还是扶风窦氏,就不提说祖上汉代时的风光,就说北魏以来,窦氏那可是世代联姻皇家,有名的外戚家族。

        堂堂贵公子,啥时会瞧的上猪肉。

        可人家太子居然吃的那么有味,他也只能强忍着心中不适,把那肉吃了两块,都是硬吞下去的,嚼都没嚼。

        这顿饭好不容易吃完,窦静带承乾、怀玉一起到瓜洲堡,司农寺官员召来本地村民佃户,告诉他们以后这里的千亩地,就归这位高明公子了。

        承乾特意换上了身长衫,略带上了几分老成,对着佃户村民们叉手,“在下高明,陇西李氏,家中排行老大,也是武公门下学生,如今买下瓜洲堡这庄子和千亩田地,有缘跟大家结成主佃关系······”

        怀玉站一边,看到承乾站在那里故做老成,其实能看的出他还是有几分紧张,更多的还有兴奋。

        他对庄户们的讲话,其实都尽量在模仿那天武怀玉到上武堡时的样子,简单介绍自我,然后就是宣布地继续租给原来的佃户们,甚至还把原来佃户们的上庄钱,也就是押租给退了。

        又宣布减低租子,实行跟武家堡一样的租约,只夏粮五五分成,且亩租不过石,其它稻草或是秋季作物等都不分,也不需要佃户们请酒送礼,或是给庄子免费干些杂活等了。

        不仅如此,承乾还对大家说,他在下武堡村订了两头猪,明天猪杀了把肉送来,宴请下大家。

        请瓜州堡二百多户村民吃上两顿饭,明早吃臊子面,中午吃八大碗,四荤四素,

        此话一出,被叫来的佃户,还有没在庄子上佃地的瓜洲堡村民,老少爷们妇女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虽说半信半疑,可人家那穿着青袍的衙门人,还是京城来的,都说这位来自陇西李氏,

        那看着是个小娃娃的新东家,又说自己是隔壁武家堡的学生,近来樊庄变成武曲,换上新东家的上武堡的村民,据说现在可都是走大运,降租不说,还得皇帝免了一年租。

        大家虽不知道这位陇西李氏高明公子到底是京里哪家贵族名门的公子,可都很高兴这个变化,

        减租了,退押了,

        这还要请他们吃两餐,

        说请就请,

        承乾直接从武家堡买来面粉,还请来了几个铡面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599章 太子高明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