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毕此事,姜沃回神后才发现,经过这两年,她已经习惯性跳出太史局,站在整个朝堂上来看朝臣了。
不知是否心有灵犀,媚娘恰在此时问起同样的问题
“你想好了从太史局出来后,入何处了吗”
朝中最要紧的实缺无外乎三省六部中书省、门下省主要是政令制定,而尚书省及下属六部,则更偏向扎实的贯彻务实。
姜沃喝了一口扶芳饮才道“陛下也提过此事。”
皇帝甚至还记性很好地再次提起了永徽三年,宗亲谋反案至朝堂上一锅粥时,姜沃站在下面吃瓜被他逮个正着的旧事。
“彼时姜卿在朝上好生自在啊。”
看的他没忍住当场点名。
说笑后换了正色“这些年,自潜邸起,姜卿为朕分忧实多,朕都记得。”
“职以授能,位以赏功。”
“无论从哪一处论,姜卿都该从太史令位置上动一动了,也是替朕分忧。”太尉一脉一去,朝堂空缺颇多。
只是皇帝一时没想好,从太史局离开后,姜沃去何处更合适。
其余官员好升,他们都原有各自的本职,只是有太尉一脉在朝,压住了晋升之路。
如今按次而进就是。
但到底将姜沃放在哪里,皇帝一时未定,索性召了她自己来问。
“朕初想将你放到吏部。”毕竟这两年,她做的最多的,便是细察朝臣之事。
“后来想想,觉得中书门下两省也合宜。”
“门下省现就有黄门侍郎之位空缺。”
黄门侍郎是仅次于门下省侍中的官位,因其近侍禁中,协审诏令,非天子信重心腹之臣不能担。
吏部侍郎与黄门侍郎。
一个更接近朝野,一个更接近皇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