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出错,只是不想丢脸面受罚而已。
而王老尚书比之姜沃,另有一重压力他们王家,起码是他这一脉,经此一事后,岂不是成了只能依附陛下的孤臣
只是当时心有感慨焚的痛快,等二凤皇帝登基后,欲巡幸洛阳,才觉得有点棘手自己也是要住的。
比起其余人的紧张,青年时代的王神玉想的是啊,要是能裁掉我就好了
殿中安静的似乎能听到风吹花落的声音。
眼前这道拟诏刚送到的时候,许敬宗一见,差点下意识就封驳回去中书省是疯了吗怎么忽然拟这么要命的诏令。
始建于隋大业元年的则天门
四月十五日。
可现在,皇帝下诏,道人随岁积,朝廷冗官冗职渐多,要裁减每年入流人数
杜如晦道“我知你为人懒散,更无上进之心。但你在太常寺三年,亦从未有渎职贪墨之事,凡事虽做的不够至善至美,却也合乎准则。”
皇帝与媚娘在看奏疏,姜沃与崔朝在看黔州来的书信。
但若是被朝廷和宰相裁掉,那伯父估计也无法可想,他就可以无拘无束去做个风流名士了
他这个官职本来也是家族给他安排的。因伯父时任吏部侍郎,导致他想走也走不脱。
姜沃说她是迷路了,王老尚书是很信的,若是王老尚书不由念叨起自己不省心的侄子来。
结果把自己绕晕了,迷失在了人生的道路上。
姜沃悄悄在自己面前的纸上写下最后一句话在帝后的正确领导下,显庆二年精官简政小组会议,顺利召开完毕。
直到当今登基,欲巡幸洛阳前,便命人先修缮一二。
现有的官职还大大供不应求各署衙如今都是超额的朝臣,还有许多有荫封但还未拿到官位的官宦子弟翘首以盼呢。
居然摊上这样的艰巨差事
哪怕早知此事的姜沃,事到临头,也觉肩上沉重如压山。
青年王神玉惊诧道“这样就够了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