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选官当慎重,实不必急于当年就考核授官。”
他自问目光如炬。
“下官以为,从前关试法皆应废除”
“若是行资考,有考卷作为依据,到时候吏部也省事些,拿出去考卷也能堵住旁人的嘴。”
“只是若今年吏部只提出所有候选官一体考核,只怕朝堂中反对之声也很大。”
王老尚书和裴行俭齐齐一怔资官守选
其实,不光是鲁迅先生的理论。
只是如今,早了几十年出现。
“朝廷取仕,应先重才干,以父祖官职论,实不可取。”
王老尚书只觉得自己心口都疼起来
直接将从前吏部关试的标准都推翻。
“方才裴郎中提出的,本年所有候选官,一据资考配拟,稍有不妥。”
王老尚书便让裴行俭暂停,换姜沃来说。
这是把世家、勋贵、宗亲、甚至是才子们统统得罪了个遍啊。
姜沃不由笑了。
甚至原本端着瓷杯喝草药茶,喝了一半都停了。
姜沃很快细致解释起来
“不如设立资官守选制。”
王老尚书震惊裴行俭一直是个很妥帖的吏部官员,此番怎的竟如此激进
说实在的,资官守选是个好想法,尤其是将来候选官越来越多时,有守官制度,能大大缓解吏部和朝廷的选官压力。
“可你这个再将所有人压三年再考之事,绝不可行传出去,朝臣们怕不是要掀了吏部的大堂。”
当时姜沃一口一个尚书老成持重,顾全大局,实乃金玉良言。。裴行俭亦点头应道必思及全局,慎拟奏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