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朝回长安后第三天,皇帝单独召见了他。
都快走到门口了,才想起来,又折回身“我一进门,王爷便说起面圣的事儿,我竟忘了。”从袖中取出一份礼单“这是我途径各国,所见觉得新鲜的各色器物,有摆件有玩器也有绣件,每一样我都写了出自哪一国,又是怎样做成的。送给王爷赏玩。”
李治笑眯眯“父皇应当不会难为你,怎么说你也是有功之人啊那棉花已经在司农寺的暖房里种上了,为此,他们专门划了十间屋子出来呢。”司农寺准备了数间屋舍,烧不同温度的炭盆用不同的土壤,正在精心实验怎么种植这棉花。
长孙无忌大慰啊,多好的外甥啊
因而崔朝在哪里都比较受人的优待比如来太史局,他正按流程在门外递名刺时,就被一个脸圆的不得了的太史局监候给请进去了“姜太史丞在,在的,快进来等,外头有大太阳呢可别晒到你”
然而真召见了,看到崔朝更胜往昔的容彩,二凤皇帝又立刻反悔了还是继续在鸿胪寺当大唐门面去吧
于是李治按照最近半年来的习惯遇事不决找舅舅,便去长孙无忌跟前委屈了好一会儿。
长孙无忌第一次觉得原来蓬荜生辉不是个夸张的词,竟然真有人能一笑生光
李治点头“好啊,你就趁今日去吧。今儿要求见父皇的人都排出宫门去啦,必是没空宣你的。”
长孙无忌丝毫没有倒戈的不好意思,反而借此循循善诱道“帝王一言九鼎便是如此,圣心两可之间,唯有他一人裁断,雉奴可明白”羡慕吧有没有想要上进自己说了算的动力
李治不用他说完“放心,我一并令人带进宫来,直接打发宫女悄悄送到宫正司去就是了。”
崔朝一向是个最受欢迎的人。
给崔朝处则单独备了一份,甚至亲手送上一匣子宝石。
李治见他回来高兴的不得了,旁的都不提,就先告诉他“父皇这两日忙的很,但若无意外总要召见你一回借着上回棉花的事儿,我已跟父皇又提了你。”
原本他路上还有过担忧,人家国王都没了快两年了,鸿胪寺才派出使团去吊唁,只怕阿赛班国新王会心中不满,生出怨怼。
罢了,这太史局的颜面实在是保不住了。
于是崔朝道“多亏王爷提前与我说一声。我也好仔细想想御前应答。”一定好生表现,争取回晋王府。
晋王独自在宫里,必是难得很。
“如今太子哥哥那件事已经过去了一年,众人再不提了实在是比起太子要投奔突厥人的惊人之举,男宠这件事已经失去了热度父皇那阵邪火也过去了,早知道咱们这几年只是同窗读书,再清白不过。我瞧着父皇有松动之意,叫你依旧回我这晋王府来”
姜沃观赏同时,又深为遗憾起来可惜回了宫,实在找不到机会,不然自己定要让武姐姐再瞧一回崔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