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这厮不一样 (3 / 3)

+A -A

        此番范纯粹没有再次打断他,而是捻须听着。

        ‘此番,下官打算从这些佃户里抽调人手指引米脂人种植吉贝子,两地相距不远,土地相差无几,相比下米脂的田亩大部分临近无定川,因而灌溉比延州要好,产量应该更高才是,只要指引得当,定会引种成功才是。’

        “那粟米的缺口呢,”

        范纯粹抓住这个不放。

        秦延倒也理解,这位毕竟是知绥德军,需要总揽全局。

        ‘知军,去年米脂还没被种帅收复,还想米脂的产量和大宋没甚关系吧,就当还是去年好了,产出多少都是意外惊喜了。’

        “那怎么成,那可是二十多万亩的良田。”

        “知军,甭说和江南比,就是和中原的下田也比不了,”

        秦延亲自看过这里的田亩,由于这些羌人粗劣的处置,想要成为熟田没有几年时光是甭想了。

        “在鄜延路就是最好的良田,”

        范纯粹盯死不放。

        “翻倍产出多出的银钱可以让这些百姓随意购入粟米,就是贵点又有什么,”

        秦延不以为意,这人怎么就这么执拗。

        ‘鄜延路经略司、转运司、绥德军可以随意购买粟米吗,鄜延路十余万军卒需要的粮秣有多少你该有数,如果这些地里产出的是粮秣,那么要少转运多少粮秣,减少多少折损,京中的宰辅们可以为少运粮秣而庆幸不已,呵呵,这都是官声政绩,’

        范纯粹撇撇嘴,和他说百姓有用吗,他是士人,是士大夫,也是就是职业官僚,官声政绩是第一位的,其他的不需要太过在意。

        范纯粹在意就是能给宰辅减少很多麻烦,可以让大军就地就粮,这就是最大的政绩,这能让宰辅感觉这个官员靠谱,以后有事惦记着,这就成了。

        秦延无语,嗯,特麽的官僚果然是目光短浅,就是盯着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也凸显封建时代一个雄主的重要性,没有一个英主的高瞻远瞩,这些官僚是怎么省事怎来,什么前瞻,和他们现在没有干系的一概抛弃。

        ‘为何没有关联,知军你想,虽然收到的秋赋可能大部分是吉贝子,但是这些吉贝子就是钱粮啊,他可以纺织成布匹发卖,是粟米的多少倍,可以买来多少粟米,远远多过自己种植了,’

        算账嘛,统筹了,这些后世人惧怕谁来呢。

        ‘也许你说的对,但是万一不能丰产呢,再者,一切都没有呈报上去的米粮可人,’

        范纯粹斤斤计较,他就认粟米,说别的没用。

        靠,秦延差点爆粗,这厮是特麽的士家大族出身吗,是范仲淹的儿子吗,怎么像个商贾般在这破事上斤斤计较。

        很多官员羞于谈利,也羞于谈什么政绩,这厮怎么就和其他人不一样呢。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宋末崛起 第二百八十二章这厮不一样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