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儿卖女者众多,此时发卖儿女为了这些儿女有一条活路,总比和父母一起饿死的好。
甚至有些流民看到奕州路过,立即跪倒路边哭诉,让他们的子弟可以随军去,只求活命足以,只是可怜他们的子侄不过十来岁而已,根本不能提枪。
奕州军来自奕州治下,奕州军一向被教导与百姓鱼水情。
每到水旱灾害之时,奕州治下辖地的奕州军必然出动抗灾,那是奕州之主秦延的敕令,莫敢不从。
而且但有灾荒趁乱劫掠淫辱者当即斩立决,绝没有宽纵一说。
因此奕州军和当地百姓相处融洽,是当地政务体系的重要一环,也因此奕州军军卒地位很高。
此时他们却是看到了如此地狱一般的场景,让这些绝大部分宋人出身的奕州骑军唏嘘不已。
刘半顷只能通晓流民向南进发,他知道滕建业正在建立海州向北向西的赈济体系,主公秦延早就预估到了流民如潮的场面,为此接济体系和政务体系一同办理。
但是这些流民是否能挨到沂州境内,刘半顷也是不知,只因这些流民实在是太凄惨了。
但是刘半顷没有其他的办法,他还不能将随军统带的粮秣发给流民。
须知此时此地他不是在升龙府,也不是在倭国,他可以随意的撒下大军抢掠敌人,在敌人土地上抢掠是天经地义的,就敌于粮不但大大减轻自己的负担,还能极大的削弱对手的实力。
而此处却是大宋治下,奕州军当然不可能随意抢掠补充军粮,那会造成什么影响,而治下之军抢掠同宗同族会造就兽军,对军心士气打击极大。
而且这些地方将来都要收入奕州军的治下,因此决不可肆意胡为,而须好生对待当地百姓,这可是临出发时候宗左丞千万叮嘱的。
所以刘半顷统军只能靠携带的粮秣前行,不过是在随处的州县补充一下而已。
所以刘半顷虽然万般同情这些流民也只能硬起心肠来继续向北进军了。
半月后,八千余奕州军骑军抵达了齐州,打着宋军勤王军旗号相当具有欺骗性。
齐州知州带人开城相迎,然后就立即被执,齐州也如同忻州和兖州一般轻易的落入了奕州骑军的手中。
刘半顷派出两营骑军向东,取了青州。
青州对奕州军也是极为紧要的,须知青州东部就是大海,虽然此时青州东线没有很好的现成的港口,但是只要好生改造一番就可以在东部一线建立一个海港。
这般奕州到京东东路一线的补给线就会形成,一年可以通航八个月,比绕行半岛抵达海州要近便了很多。
而陆路的减少也意味着在此作战的奕州军将会得到更加迅快的辎重和人员的补充,意义重大。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