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二十七 (3 / 8)

+A -A

        她一目十行地看了下去:

        “......时间的一致,动作的一致,地点的一致,是从古代时候的悲剧中总结出来的最伟大的条律,没有之一。

        对理性,要服从它的规范,我们要求艺术地布置剧情的发展,;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

        这不是对一出戏剧的普通要求,我认为,应当将它视作对所有戏剧的铁律,就像违反法律的犯人要受到严惩一样,违反铁律者,也应当受到谴责。

        而这位女作家,显然,她是个不遵守艺术的法律的犯人,她从第一部的牡丹夫人开始,就采用了大量不符合三一律的手法。

        她的戏剧里,人物上一刻还在天上,下一刻,却变换到了人间。故事的时间,这一场还在早上,下一场,轻轻地,就闪过了十年。

        我对安娜女士的故事内容很欣赏,但我对她的艺术创作手法做了法官那样的审判:她一日不回归正道,便一日要做艺术的犯人,受到整个戏剧界的谴责。”

        她念出了报纸最后的落款:“宫廷剧作家??布罗瓦。”

        从前在阿巴特也看到过类似的说辞,说她违反了三一律之类,却没有这么严格的抵制过。

        “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女士,这位作家是新古典主义的掌门人,他们都是贵族出身,与宫廷往来密切,整个波拿,不,半个卢士特的剧作家,都是这些新古典主义的门徒。”

        老莱斯利派来的主管赔笑道:“我们也是没办法。女士,他们只是坚持三一律,倒不是说反对您的作品的内容,就是告到陛下那??咳,何况现在陛下忙着处理外省的神教的事......何况这些剧作家,也一向是宫廷红人。您看,要不然......改一改?”

        报纸上开始发文抵制她的时间点,差不多是最近。

        她屡次三番被艾伦一世召进宫的时候。

        沉吟。

        “且容我考虑几日。”

        主管被打发走了。

        第二天,欧内斯特收到了一封信,林黛玉寄来的,托他投稿。

        稿子题目,叫做《千年错解??论三一律》。

        “我初来贵地之时,曾经为了钻研戏剧的创作,拜读过泰西千年前一位圣贤关于戏剧的大作??《诗学》。

        也曾研究过当代的各位大家关于戏剧的观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一代文豪林黛玉 133.二十七 (3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