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诸位踊跃捐助,舍些粮食出来,以供南召度过灾荒。”
“凡是捐助之人,将由县里出资,建牌坊门楼,刻功德碑,以传诸位功绩。”
紧随方孝孺之后,黄子澄说明目的。
粮食但凡不紧俏,粮价都不至于飞涨。
这个时候让他们捐助,无异于是割他们的肉,喝他们的血。
众富商沉默不语,没人率先说话。
气氛沉默几息,眼看不说不行。
这才有人,站了出来。
“小人家种所存余粮具体数额多少,小人心中不曾明确。”
“当下贸然应承殿下,倘若最后不曾拿出,怕是要影响殿下的赈灾步骤。”
“方先生所言,小人深有体会。”
“容小人回去清点余粮,之后再给殿下拿出答复。”
这样的理由,不失一颇合理的缓兵之策。
“小人也去清点。”
很快,众富商纷纷效彷。
“两位先生意下如何?”
富商拱手请命,朱允炆扭头求助。
“臣看诸商贾,理由合理,可以答应。”
“尚礼那边,应能有收获,可撑一撑。”
黄子澄率先表态,说了看法。
“臣附议。”方孝孺想了想后,附和一句。
“那好,听两位先生。”
朱允炆应了一句,下达命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