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诸位回去,尽早给吾结果。”
与此同时,另一边。
齐泰领了朱允炆命令,带着本县衙役去了南召下辖各村里。
凡种粮之人,均先自给自足,满足自身需求后,才会再行发卖。
蝗灾过境,影响的是今年的收成。
去岁粮食丰收,农户手里都会存有余粮。
从这些农户手里借了粮食,满足城中其他行业者缺粮危机。
等有了赈灾粮,再一一返还。
既解决了揭不开锅之人的困境,又不至于使存有余粮农户的利益受损。
话说的好,且理由合理。
可官差抢粮,屡见不鲜。
在这一问题上,根本没啥公信力。
嘴皮都快磨破了,还是没一个主动借的。
行进到最后,成了半抢半借。
虽说只要拿粮,就由官府开出借条,但这些寻常农户,又有几个认字的。
在他们眼里,这借条不过废纸一张。
很多人家,哭天抢地,捶胸顿足。
粮价一天一个价,那都是救命的。
晚上的时候,齐泰领着衙役,赶着载了粮的马车,直奔县衙而去。
“乡野愚民,冥顽不灵。”
“与之相交,实在费神。”
“只是借粮而已,又不是不还,就如如丧考批,还需多行教化,以淳民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