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朱有谁提复设丞相就杀谁的先例之下,谁还敢再在类似的相关问题上发表意见。
万一是钓鱼执法咋办?
老朱话落良久,不管文臣还是武将,没一个主动站出来的。
老朱直勾勾的眼神在那些文武大臣中扫来扫去,更让那些人心惊胆寒不敢贸然开口说话了。
气氛僵持了老半晌,最后还是朱标开了口,道:“诸位只管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朝堂议事不谈对错只纳最合理之言。”
有了这,文武才松了口气。
相交于老朱,朱标厚道多了。
有朱标的这保证,哪怕他们真惹老朱不高兴了,朱标也足可以保证他们安全无恙的。
朱标话刚落,有人出头了。
吏部尚书梁焕率先出言,道:“臣赞成太孙提议,奏章均集于陛下一人身上,于陛下负担实在太重了。”
内阁要真设立了,将来那就是等同于丞相的另一种存在形式。
为官之人最高的宏伟目标不就是拜相了。
之前这一阶梯被老朱堵着,现在老朱好不容易松了口,又哪会那么轻易放弃,肯定是得牢牢抓住的。
而且谁若抢得先机,谁就有可能拜入内阁,坐上那梦寐以求的位置。
即便胡惟庸最后一任丞相的下场实在惨了些,但仍阻碍不了那些人对这一位置的趋之若鹜。
梁焕之前碰到和武将争利的时候不愿出头,在碰到某私利之际如此迫不及待的嘴脸,让其他文臣很是鄙视。
只不过,这蛋糕实在太诱人了,心中鄙夷梁焕的同时,嘴上却仍还是像梁焕那样把朱允熥的内阁的提议大肆褒奖。
“陛下,内阁设立也能让朝政更加顺畅的运行,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说这话的,是兵部尚书茹瑺。
自丞相裁撤之后,所有的朝政全都系于老朱一人之手,哪怕老朱再咋勤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