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察院左都御史吴斌,更是一上来就给老朱送来了一顿彩虹屁。
“陛下号令士子互相自荐举荐,那是为遴选有才之人的,任亨泰等人不仅私心举荐,且还为考生夹带考题,这是对遴选的破坏。”
“那几个侍郎郎中明知各自尚书居心不良,仍旧帮各自尚书递交了举荐名单,拿着朝廷俸禄办的却是主官的私事,这是极大的不忠。”
理由合乎情理,话说的也没错。
但,对这种谄臣老朱向来看不上眼。
吴斌说的卖力,老朱连句多余的话都没说,直接道:“那就这样吧。”
“谁有奏,说吧。”
六部有四部尚书被革侍郎被杀,虽说不至于致使所有的朝政瘫痪,但多多少少也会受到些影响的。
朝臣们这几日本来就有所畏惧,现在除却吏部户部外,其他四部尚书侍郎都没了,即便是需递奏章都没人了。
整个早朝下来,没几个说话的。
老朱也没不多问,见没人呈禀了,马上就宣布了退朝。
空印桉,郭桓桉,胡惟庸桉。
哪一次杀的人不多,朝政从来没因缺了某一个人而迟滞过。
仅仅只是四个尚书而已,那就更没必要慌了。
有老朱和朱标在前面挡着,这些事情他虽不是全权参与者,但至少参与了一多半,但仍气定神闲不见一丝紧迫。
至于补齐空缺的人选,朱允熥也没主动问起老朱。
老朱既然敢动那四部,对那四部空出的人选想必已有所想法了。
即便是真找不到,就内阁人选的自荐中多少也能选一些出来。
自荐的那些人一言难尽的有,但有真才实干的也不少。
大明最不缺的就是文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