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青染的生母沈氏十六岁嫁予晏祯为妻,二人青梅竹马,夫妻情重,可惜沈氏难孕,多年无所出,虽然晏祯没有多说什么,但宗族长辈多有催促,沈氏为人体贴,不忍丈夫受人苛责,便做主为他纳了两个良家女子,抬了妾室。
两位姨娘入府后半年,终于相继有孕,高姨娘生了晏祯的长子晏青州,次子晏青云和三子晏青淮则是白姨娘所生的一对双生子,三人年纪相仿,自幼一起长大。
虽然姨娘有子,但晏祯并未因此慢待发妻,反而对沈氏心怀愧疚,更是爱重有加,而沈氏既然自己选择为他纳妾,也并未有过河拆桥的意思,平日待姨娘与孩子都很好,晏家后宅一团和气,并未有多余争端。
如此过了五年,沈氏竟然有孕,晏祯大喜过望,认为那是上天赐给他的孩儿。
可惜世间好事不长久,他虽然终于和爱妻得了一个孩子,但沈氏生产时命悬一线,虽勉强撑过来见到了亲生女儿,但还是没挺过月子就香消玉殒了。
晏祯一度崩溃,痛不欲生,连续消沉了好几个月。
往后十七年,晏府再也没有女主人,他也一直牢记自己对先妻的承诺,当爹又当娘的给了女儿更多的宠爱,终于很好的把她养大成人。
府中两位姨娘既知相爷心中所想,又承先夫人善待之恩,从来安守本分,未有僭越。
而相府三位公子自幼得沈氏亲自教导,虽无生育之恩,却有舐犊之情,对待沈氏诞下的妹妹亦极尽疼爱,晏祯膝下后来更无所出,兄妹四人感情颇深。
所以说晏青染是个蜜罐子里头泡大的人儿,也确实不足为过。
她无端经此一劫,何止晏祯恼火,整个相府都鸡飞狗跳。晏祯把她从宫里接回家那日,虽然她其实脸色红润更甚从前,看起来并无半分苍白病态,但光是见了她额头上缠着的层层白纱,两位姨娘就心疼的直掉眼泪。
大哥晏青州和二哥晏青云都是读书人,又早已娶妻生子,性子早磨的温和沉稳,虽然也是惊怒交加,但好歹能够控制住自己。
可老三晏青淮从小是个莽撞人,不爱读书偏爱舞刀弄枪,十四五岁的时候就留书一封闯荡江湖去了,二十岁那年被晏祯强召回家议亲,才终于又在京都落脚。
但他生性散漫,不喜欢成亲后拖家带口的生活,挑挑拣拣了好几年,如今晏青州和晏青云都已为人父了,晏青淮还是京中出了名的浪荡子。
晏青染回家那日,全家人顾忌皇室威严敢怒不敢言的那些话全被晏青淮一个人说了,晏祯心里也有气,难得没阻止他口无遮拦。
只是晏青淮骂完之后还嫌不够解恨,扬言要夜探梁王府给明枫一些厉害瞧瞧,晏祯怕他冲动之下真做出了大逆不道之事,就关了他禁闭,让他抄书反省去了。
徐锦玉和上官仪毕竟不能天天往相府跑,而家里没了最能逗乐的三哥,大哥二哥都有些书生的古板,顾忌男女大防,并不常来晏青染的院子。
两位姨娘倒是常带着嫂嫂们和侄儿们过来,但是她们喜欢聊的家长里短、布样花式,晏青染通通不感兴趣,还要被迫和几个孩童一起玩耍,她只觉得脑袋疼。
甚至有些想念在宫里养伤时自由自在的生活了。
单手捧腮在窗前坐了一会儿,望着外面的梅树发呆,晏青染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她刚送走吵吵闹闹的小侄儿们,觉得整间房内前所未有的安静,桌上放着刚翻了几页的诗集,经孩子们打过岔,就没有再拿起来的想法,想和小意聊几句闲天儿,却不知道那丫头又去哪里躲懒了,晏青染只觉得做什么都没劲,就看着窗外发起呆来。
之前因为明棠的一些举措,为防女儿真的被拐入深宫,晏祯没少在她面前描绘宫中苦景,说四四方方一座城,虽有雕梁画栋,但其实就是个金笼子,进去后就见不到父兄亲朋,也再也听不到长街叫卖的热闹,从此不分昼夜,只有一个熬字。
晏青染之前毕竟只在宫里住过一晚,还真被他吓唬住了,但经过她在宫中养伤的那些日子,她又发现其实宫里的生活并没有晏祯说的那么可怕。
陛下待她很好,从不给她冷脸看,和她说话也都是温声细语,连个重音都没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