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 51 章 (1 / 5)

+A -A

        “姜姑娘对大明的感觉如何”

        朱瞻基坐在凉亭里,手里拿着一支小竹签,不断逗弄面前的蟋蟀。

        见姜烟走过来,头也不抬的低声问“与你之国家相比,又如何”

        朱棣去世后,皇位交由长子朱高炽继位。

        但这位有仁德之称,在位期间为建文帝时期诸多官员平反,又素来节俭的君王,在位只十个月,便在钦安殿猝死。

        明仁宗的突然去世,也使得之后的继承人朱瞻基在继位之初,引发了不小的动荡。

        只是这位自小更与爷爷永乐帝亲近的皇太孙,即位后的宣宗,以铁血手段扫平动荡。

        姜烟走入亭子,好奇的看着朱瞻基逗弄蟋蟀。

        她实在是不能明白蟋蟀有什么好玩的。

        但也不打算拿自己的理解去攻击别人的爱好。

        坐下后,拍了拍裙子,说“我当然是觉得我的国家更好。至少,在我的国家没有战争,官员之间的政治斗争里也没有,更不敢把百姓视作工具。我们吃饱穿暖,每个人都有书念,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价值。最重要的是,我们没有皇帝的存在,不需要以天下去供养一家。”

        朱瞻基看着姜烟,她说这话的时候万分自豪,眼底都带着自信的光彩。

        看了会儿,朱瞻基也笑了。

        “那在姑娘眼里,大明就没有半分好吗”

        “当然有。”姜烟连忙道“只是你不该问我这个问题。如果你问生活在前朝的百姓,是觉得大元好,还是大明好,结果可想而知。历史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现代国家的建设必然是参考了无数前人的经验。在中国成立之前,我的先辈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而过河时摸石头的动作,淌水的步伐,都是借鉴了前人。大明很好,只是我更愿意生活在中国。”

        朱瞻基不意外这个答案,将蟋蟀小心的放进雕饰精美的笼子里,带着姜烟走出凉亭。

        才下台阶,眼前视野骤然开阔。

        姜烟看着旁边朱红的城墙,用了些时间才确定自己写现在站着的地方是哪里。

        在六百年前,这座建筑的名字还叫“承天门”。

        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的意思。

        尽管迁都是朱棣做下的决定,但真正站在承天门上完成登基仪式的皇帝,却是在位只有十个月的明仁宗。

        朱瞻基站在城楼上,前方并不是姜烟所熟悉的广场,而是一大片空地。

        这里是百姓的禁地,是皇家威严的象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 第51章 第 51 章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