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第 101 章 (3 / 5)

+A -A

        “不光连州。就是许多地方,我都没有想到。52gg,d”刘禹锡的小毛驴哒哒哒,他如今是可以悠然自在的走这一段路。

        当年却不是如此。

        “我知道子厚是为了我好,可我偏不。我写得难道不对吗那些在长安的权贵,不是如此吗我从来都不差,只是不被皇帝所喜罢了。”

        刘禹锡当然知道分别时柳宗元的意思。

        他偏不要。

        就因为皇帝的不喜,权贵的打压,他就要停下写写字吗

        凭什么

        他就要写。

        而且要写得更好

        在连州的这些年,刘禹锡倒是没有做出什么特别惊人的政绩。

        相比柳宗元在柳州的举措,刘禹锡在连州可以说是安静得很。

        只是,在连州五年后,刘禹锡的母亲去世,他扶灵回家乡。

        “我原以为,这便是最难过的事情。可谁知途径柳州,却得知了子厚的死讯。”在幻境中乐观向上的刘禹锡鲜少流露出落寞的神色“连璧本难双,分符刺小邦。终究是缺了一块”

        当他去到柳家,看到挂起的白皤和纸钱,在柳家悲痛啕号大哭了一场。

        “子厚比我会做官。他很聪明,有才华。当初皇上继位的时候,子厚就感觉到了危机,他挣扎过的。只是我们没有惊世之才,不足以让皇上忽视对我们的不喜。”

        刘禹锡在幻境里,哪怕知道待出了幻境就可以见到柳宗元,他还是忍不住悲苦,为柳宗元上了一炷香。

        “姜姑娘,千年后的还会有人记得我们吗”看着柳宗元的灵位,刘禹锡悲哀的问“我们没有经韬纬略之才,有的只是满腔不能抒发的哀痛和生活的磋磨,也能被铭记千古吗”

        刘禹锡靠着柱子,缓缓坐下。

        母亲和挚友的离世,让他开始怀疑自己。

        “会的。”姜烟用力的点头“会有人记得。”

        姜烟学着刘禹锡坐在地上,一字一句道“文字,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为什么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如此的独树一帜,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更因为向您这样的诗人们的存在。你们让一个个方块字变得绚烂梦幻。可以是世上最锋利的刀剑,也可以是最温暖的百转千回。”

        “这是所有中国人最宝贵的财富。是您创造的为什么不能被千古铭记呢”

        “你们在诗词中蕴含的人生道理,是年轻人迷途的指向。你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以后还会这么继续下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 第101章 第 101 章 (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