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4 (3 / 3)

+A -A

        乡试通常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雁十三只能提早赶路前往邻县参加乡试,也就是说其实他连一个月的时间都是没有的。更何况他参加完乡试第二年参加会试,而不是跟原主爹一样蛰伏三年再参加会试,结果却死在半路上了。

        关于乡试与会试的考题,雁十三其实是没多大把握能押中的。科考的科目可能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奈何题量很大。根据所选科目的不同,要完成相应的试卷,才有可能考取功名。表面上看起来比现世的高考题卷要简单,没有阅读理解诗词背诵,看起来就只是写作文,,实则没那么简单,更复杂,皆是一考定终身。

        因为考题量大,时间长,时常会发生“考死”考生的事件:有的学子无法忍受折磨,投水自尽、悬梁自尽。

        而这种事到了现世也没有发生改变,反而愈演愈烈。

        压力实在是太大,加之都是酷暑天,心焦火燎,承受力太差以死解脱也着实正常。

        雁十三废寝忘食的翻阅背诵这些书籍注释,靠着原主超强的记忆力与从系统商城买来的“复制贴”将所有的内容记下以后,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到了七月份。

        再过两天,便是七夕了。

        雁十三打算犒劳一下自己,便领着薛沉吟随着村里的小年轻们齐齐去了镇子上逛灯会及去寺院祈福求姻缘。薛沉吟对这些还是很感兴趣的,便随着小伙伴们到处玩去了。

        而雁十三则随着人流,推推搡搡间站到了一个卖面具的摊子前。

        “小伙子要不要卖一个面具去跟喜爱的人告白啊?”摊主戴着一个样式奇怪的面具,眯着眼睛忽悠人。

        雁十三摆着手拒绝道:“多谢店家好意,小生并无喜爱之人,怕是无福消受这面具了。”

        摊主也不灰心,手一动扯住雁十三的衣摆,絮絮叨叨着:“没有喜爱之人也无事。买两个面具,一个戴着,一个拿着。今日可是七夕,说不定就在哪里遇到了命定人,把另一个面具给人戴上,随着人流走,若是能遇见,那便是天定的缘分了!买一个吧!指不定就遇到了!鄙人摊子小,但却真是灵验……”

        摊子还在絮叨,雁十三却没心情听下去,随摊子怎么吹捧,一张面具一个节日也没多大可能会遇到自己的命定人。他见摊子一股子劲的推荐,还是掏钱买了两个。

        还挺贵,两个一共三十文。

        要知道在符国,三十文可以买两斤陈米,八两斤重的猪肉和半斤棉花的。

        雁十三随手往脸上戴了一个白色的,另一个别在腰,继续人随着人流往前去。

        他没什么好奇的,看与不看差别不大。其实这一次主要还是带薛沉吟来玩的,日后的君主,怕是再没什么机会能肆无忌惮的享受这些人间烟火了。

        后面与前面都是万家灯火,喧闹人间,洋溢着红光与喜色,这是人间烟火,也是芸芸众生简单的欢喜。

        “哎小伙子别急着走啊!要不要来猜灯谜啊?猜中了灯里面的字谜,就可以取走一盏你中意的灯!还有灯王呢!小伙子要不要猜猜看啊?”

        看着花灯环绕,灯火辉煌挂满了各种各样花灯的街口雁十三大致反应过来了,看来他是到了花灯街了。古代娱乐少,像这种过节猜灯谜拿奖品什么的还是很多的。

        雁十三摆弄着一盏红鲤鱼花灯,思酌片刻,抬手从那一排排带着灯谜的花灯中随意取出一张带着谜语的字条,摊主拿过雁十三手中的字条,大声念了出来:“身依丹桂望明月。猜一成语。”

        “……”莫名觉得熟悉,雁十三:“守株待兔。”

        雁十三答对后摊子将字条点了一个红点表示“过”,转手交给了雁十三,去到下一个猜中字谜的人旁边。走时还给了雁十三一个憨厚的笑容,跟他道了句“恭喜”。

        雁十三莞尔,继续往下猜灯谜,或许是运气好,雁十三没找几个花灯便找到了一张没人猜过的字谜,他张开一看,谜语是——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快穿之人走茶凉 分卷阅读94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