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尖瞬间楔入石墙,右手抚在胸口,感受着心脏过快的搏动,安迪轻轻回拉,半个巴掌大小的一层墙皮随之落下。
如是重复几次,安迪的理智逐渐回炉,他深呼吸以压制内心翻腾的激动之情,攥着那柄锤子,望向窗外朦胧的夜空,静坐至天明。
作者有话要说:
琳达是谁?
全名琳达·科林斯·杜弗兰
你们说还能是谁……
作者君又使用时光流逝大法啦
本章结束的时候已经到1948年初春
电影中,安迪1947年买锤子
但直到1949年买海报才开始挖洞
这里算是以相对合理的铺垫
让安迪提前开始挖洞
希望大家继续纵容我的魔改哈哈哈
p:为保证质量,本周只有一更,都怪过年太热闹233
下周我尽量加更啊,你们不许打窝!!!
第11章第十一章
照例将下个月的工程名单交给诺顿,拜伦脚步轻快地走回楼下的队长办公室。
一切向钱看的典狱长,只在乎花名册下面那张预付款单,自然不曾发觉,劳动积分并不充足的安德鲁·杜弗兰,被偷偷加上‘协助狱警工作’的20分,成功进入外出砌墙的队伍。
项目工期从三月初到四月末,正是缅因州万物复苏的大好时节,要是能走出监狱的禁锢,去放放风、踏踏春,哪怕是再苦再累的活计,也不会有人推却。
想到好友,拜伦从右手侧的抽屉里取出一张信纸,上面记载着两人近来的“聊天记录”。
‘印象派有着最质朴的魅力,色彩明丽鲜亮、光影动感活泼,画面轻松自由,它是没有门槛的艺术,用不着满腹经纶也能被瞬间吸引——追寻美,是所有人的本能’
这是拜伦写给安迪的上一条,说的都是真心话。
从14世纪到18世纪中叶,意大利,始终是整个欧洲世界无可争议的艺术殿堂——从佛罗伦萨画派到文艺复兴三杰,宗教传说依旧是描绘主体,但真实存在的人成了万物之尺度,包括艺术作品中的神明。
但从巴洛克到洛可可,笔触更为精巧轻盈的同时,西方艺术的中心,也悄无声息地从罗马走到巴黎。
18世纪晚期直到拜伦如今生活的年代,法国始终是流派更迭的先锋旗手——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乃至拍卖场最新的宠儿印象派,全部围绕着法兰西而生。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