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1 / 3)

+A -A

        在“屠房”全盛时期,蒲川仗赖与“剥皮”老俞伯的关系,包揽了全漂城私货贩运的四成,住进了桐台的豪华宅邸,一口气娶了三个小老婆,在安东大街开了两家娼馆、八所饭馆酒家。他经手的各种私货:木石、布帛、皮革、粮油等都印有自家的标记。

        借着私货生意的资本加上“屠房”的拳头,他半强逼地取得“合通埠头”的半数权益——事实上他掌握那三成拥有权,最初也只是“屠房”授权代管。

        四年前“屠房”倒下了,金牙蒲川并不太忧虑,反而庆幸自己并非“屠房”的正式从属。只是黑道换了个主人而已,蒲川深信不管谁当家作主,始终会需要他——还有他手上牢牢掌握的贩销网络。

        在霸权易手的最初,金牙蒲川的生意接近全面停顿。“丰义隆漂城分行”正式巩固在漂城的地位后,他才能透过知事查嵩拉线——当然免不了花大把金子——与庞文英交涉成功,重开所有私货买卖,当然“丰义隆”的私盐生意是不会让蒲川这外人占半点便宜的。

        “屠房”原有势力分裂成为几十个新的帮会角头,他们为了在漂城的新秩序中争取财源而不时爆发冲突。手握大生意的蒲川趁机把其中最大的几股势力招揽了过来——私货买卖,如非有黑道力量照保,寸步难行。他与几个角头老大可说互相依存,不过当角头老大之间出现重大分歧时,蒲川俨然成为了当中的决策者与仲裁者。比起过去对“屠房”唯命是从,蒲川在道上的地位日益吃重。

        在漂城的新时代里,金牙蒲川掌握前所未有的机遇,正在逐步冒起——要不是有“大树堂”。

        于润生的“大树堂”。从前漂城黑道上没有人听过这名字。现在却是城里仅次“丰义隆”的新势力,仿佛从天空降下来一样。

        “屠房”朱老总是谁干掉的,“大屠房”是谁攻破烧掉的,从来没有人正式承认过,可是全漂城的人心里都知道。那一夜的事情经过,确实目击的人很少,然而在黑道上,过程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结果。而结果是“屠房”的漂城一夜之间变成了“丰义隆”的漂城,同时平空冒出一个“大树堂”来。

        “大树堂”这几年在私货上的迅速扩张已经严重威胁到金牙蒲川的生意。现在于润生又在漂河岸上兴建比“合通埠头”大一倍的新埠头,更有如往蒲川的私货王国心脏插上一把刀。

        蒲川很早以前就多次派人去探听于润生的口气,希望能够谈一谈合作事宜——他深信这对双方都有利。即使合作不成,至少也可以把双方经营的界线画清。出乎意料的是于润生竟然拒绝了一切谈判,似乎一开始就认定蒲川是对头人。这教蒲川甚为恼怒。在蒲川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坐下来谈判的,分别只是谁占的利益比较多。他许多次暗暗咒骂那不懂“生意”为何物的小子。

        当然这不足以令金牙蒲川下定对抗的决心。蒲川是个很实际的人。不过预先作一点“准备”并不是坏事。

        他花了很长时间不着痕迹地把城里众多反“大树堂”的势力拉拢到一起。最初他只是想增加日后谈判的筹码。然而随着计划渐渐成熟,他越来越深信要打倒于润生并不是做梦。

        当然他也知道:除了掌握足够的力量,客观的形势更加重要。主宰这形势的人在漂城有两个。庞文英与查嵩。

        “姓于的这几年生意越做越大倒是事实,可是还不至富有得能独资建这新埠头吧?”鲁梅超担心的始终还是“丰义隆”的立场。“你确实跟庞老头谈过吗?他真的不反对我们……除掉那姓于的吗?”

        蒲川点点头。

        事实是:两个月前蒲川曾拜访庞文英,暗示要与“大树堂”对抗。庞文英当时只是神秘地微笑,没有怎么回应。蒲川相信那微笑代表了默许。

        谁也没法确定“丰义隆”跟“大树堂”的关系。“大树堂”成立之初肯定有“丰义隆”出资,但此外这几年来两帮的合作生意甚少——比起来蒲川跟“丰义隆”的生意关系还要密切得多;庞文英从没有公开承认过于润生是他的正式部属;而“丰义隆漂城分行”的新任掌柜文四喜,与于润生也交往甚少。

        可以说,这四年里“大树堂”只是借着“丰义隆”权威的庇荫而独自壮大扩张。而两者之间的关系甚至从没有人证实过——过去“大树堂”几次遇上对抗都以自己的力量解决了,“丰义隆”从没出手协助。

        如今于润生建新埠头,跟“丰义隆”的生意更有直接的冲突……

        江湖上“兔死狗烹”这种事并不新鲜。“屠房”既已不存在,于润生在庞文英眼中的价值是个疑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杀禅 第56章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