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5 / 5)

+A -A

        一、什么是测量

        心理测量(p)是用来检测人们的能力、行为和个性特质的特殊的测验程序。心理测量通常是指对个体差异的测量。

        1、测量的历史

        西方智力测验发展中的关键人物是英国上层社会的弗朗西斯?高尔顿爵士(rr)。

        《遗传的天才》测量的四个重要思想:第一,智力的差异可以根据智力的程度来度量。第二,智力的个性差异成钟型曲线,或者称做正态分布。第三,智力,或叫做心理能力,可以由客观测验测得,第四,两套测试成绩之间的相关程度可以由相关的统计分析来确定。

        有争议的思想:

        *天才或是出众的人会出现在同一个家族内,教育对于智力只有很小的影响。

        *智力上与人的道德价值相关

        2、正是测量的基本特点

        正式测量(r)程序应该满足三方面的要求,即信度、效度和标准化。正式测量的程序适用于所有的心理测量。

        (1)信度

        信度(rb)是指某一测量工具能够得出一致分数的程度。

        重测信度(…rrb):即对于同一个人、同一个测验,在两种情况下所测结果的相关程度。

        变化了的平行信度(prr):可以减少测验的练习效应、对测验问题的记忆,以及被试力求两次测验表现一致的愿望。

        内部一致性(r)检验,在可信度较好的测验中,这两部分的成绩相当,这时可称为内部一致性较好,具有分半信度(p…rb)。

        不仅测量工具本身要可信,运用工具的方法也要可信,主试必须学会以一种可信的方式,采用同一个区分系统来施测。

        (2)效度

        测验的效度()是指测验能够测得的它要测定的东西的程度。

        有效性反映了测验对行为或结果(与测验目的或设计相关)进行准确预测的能力。有三种重要的效度:表面效度、效标效度和结构效度。

        如果测验项目看起来与感兴趣的特性直接相关,那么测验具有表面效度()。表面效应并不能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效标效度(rr,也称为预测效度),将某一个人的测验成绩与他或她在其他标准(与测验相关)上的成绩相比较。

        一种测验是否有效的条件是特定的,因此对一种测验要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心理学与生活 第11章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