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4 / 4)

+A -A

        (2)再生力

        那些建立适当亲密的人有能力将注意力转向再生力(r),超越自己对家庭、工作、社会或下一代的承诺,是30~40岁时一个至关重要的发展阶段,使得成人建立起心理健康的感觉,以弥补对年轻的渴望。

        再生力的本质: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并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

        消极的世俗看法造成了对老年人的偏见,被称为年龄歧视()。

        五、性别发展

        1、生理的性别与社会的性别

        区别男女的生物特征是性差异(r)。

        性别(r):是指一种学习得来的,与性别有关的行为和态度的心理现象。

        性别认同(r)是个体对男性化和女性化认识的程度,它包括对自己性别的意识和接受的程度。

        性别角色(rr)是指一个特定社会中被认为恰当的男性和女性的行为模式。这些模式表现出最基本的男性和女性差异。

        儿童往往会低估环境对男孩和女孩发生差异的作用。即2~6岁的儿童对性别角色的看法比成人更加极端更为僵化。与大一点的孩子相比,他们总体上更加容易接受符合性别的行为的“程式”。

        2、性别角色的获得

        家长不光是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动因。例如,埃莉诺?麦克贝认为,儿童性别行为中的许多差别都是同伴关系的产物。

        男孩的群体比女孩的群体更关注主导地位——谁对谁有决定权;女孩的群体一般更关心一致性而不是权力。男孩和女孩生长在不同的心理环境中,这些环境塑造了他们的世界观和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

        六、道德发展

        道德(r)是一个人关于人类行为正确与否的信念、价值和深层判断系统。

        1、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

        道德推理就是指人们对在某种情形下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么行为是错误的所做的判断。

        皮亚杰试图把道德判断的发展与儿童一般性认识发展联系起来。随着儿童所经历的认知发展阶段的不同,他也会给一个行为的后果和行为者的意图赋予不同的比重。

        柯尔伯格扩展了皮亚杰的观点,定义了道德发展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做出道德判断的基础。道德推理的最低水平是以自我的利益为基础,最高的层次则围绕社会利?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心理学与生活 第14章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