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3 / 3)

+A -A

        他怀揣两张公文和一枚公章,携着妻子女儿,带着两个军人。

        “老哥,俺一家三口也要来这里安家了。”他边与邓吉昌和刘氏说话,边从怀里掏出那枚公章和张盖了公章的公文,递给邓吉昌看,“上级决定在这里建个乡,我是乡长。”

        邓吉昌看不懂纸上的文字,但一时对那枚公章和一纸公文肃然起敬,接两样东西时把两只大手在衣襟上擦了又擦。

        “上级给咱们这个乡起名叫‘河海乡’,这名可是专门请县里的大秀才取的。”邓吉昌把文书和公章还给魏乡长,搓着两只大手,连说名字取得好。

        魏乡长随后又把身着军装的女人和自己的女儿介绍给邓吉昌和刘氏。

        p:人口增加,荒原的生灵很快有了感应。一场从未有过的大灾又开始了,这一次,荒原上的人们将发现一位异人。

        小说上传分享

        河父海母9(1)

        神秘的驱鼠人

        盐城区河海乡正式成立的这年冬天,荒原上存粮多的人家开始为鼠灾大伤脑筋。

        老鼠象从地下冒出来似的,白天潜居于墙角屋跟,一到夜晚就出来活动。每家熄灯躺下不久,便听见存粮的屋里“嘎吱吱”咬粮囤的声响。

        白天看时,完好的粮囤被咬个大窟窿,地上满是粮食。自此,没人再睡安生觉,一遍遍起来驱赶老鼠,见人来,群鼠立刻逃进窝里,及主人去,立刻又钻出洞来咬粮囤糟踏存粮。“嘎吱吱”咬囤的声音困扰着每个家庭,大家想出各种治鼠的办法,先是用平筐逮,用夹子夹,用毒药毒,可不久这些方法都失去了作用。

        精明的老鼠上过几次当之后巧妙地躲开平筐、夹子,对沾了药的干粮闻都不闻。毒药没治住老鼠,倒是把几家养的猫先后药死了。

        正当各家无计可施时,瘸哥发现了一个重大秘密。

        这天晚上,他到孤老头祝发财家串门。

        孤老头祝发财是前年春天迁来的,他是村里年龄最大的一个。据他的说法,他早年在省城开当铺,两个儿子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南京,分别当官和教书。

        最初没人相信,可不久远在北京的儿子便给他寄来了一个“戏匣子”。荒原上的人十有###没见过,有的竟没听说过“戏匣子”。能说能唱的戏匣子曾在荒原上轰动一时,孩子们时常一群群地聚来,即使最顽皮的也温温顺顺,托腮闭目一听就是半天。

        瘸哥这天晚上本是来听戏匣子的,可到了门口,却听见祝老头象是在跟人说话。想探个究竟的瘸哥悄悄走到窗前,用舌尖舔破窗棂纸,向里观望。不看则已,一看吓得浑身起了层鸡皮疙瘩:祝老头盘腿坐在炕上,闭目念念有词。

        不多久,见几只老鼠从黑影里钻出来,规规矩矩地坐在地下,之后,又有几十只从四下钻出来,也学先来的样子排成两个长队。几十只鼠眼一起直楞楞地看着炕上的祝老头。

        祝老头睁开双目,轻咳一声,开口道:“你们这些小东西,这些天也太不象话,我的粮食正够我一年的口粮,你们也要和我争嘴,争嘴也罢了,还咬粮囤,不叫我活了咋的?”

        老鼠们象是听懂了,一个个点头表示知罪.祝老头又说:“怎么也要留足我的口粮,以后谁也别再咬粮囤了。”

        说完,再次闭目,口中念念有词,规规矩矩的鼠们这才纷纷起身,各自离去。瘸哥悄悄退出祝发财家院子,一拐一拐地回家,把所见所闻一五一十讲给瞎嫂听。

        瞎嫂说:“祝老头会念‘聚鼠咒’”。

        瘸哥想起自己家粮食被糟蹋而苦无良计,心想:这岂不是上好之策?一连几日,他都在想学“聚鼠咒”的事。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他自备几包肉食和一瓶好酒,走进祝发财家。祝老头平常本不喝酒,但禁不住瘸哥的再三劝说,结果时间不长便脸红脖子粗,眼角挂满眼屎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河父海母 第6章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