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3 / 3)

+A -A

        郝曈想起陈峰拿的那张老干病区的处方,说:“非富即贵吧。”

        大厅门外两辆救护车回来了。

        一辆悄声没息的,看来是接了假警白跑一趟,司机气冲冲的下车甩上门;

        另一辆应该是接回了病人,怕扰民没开警笛,摇着血红色的警灯停在门口,车门打开呼啦啦下来一群焦急慌张的人。

        郝曈揉揉眼睛,回药房准备工作。

        第3章

        夏天的清晨也不讨郝曈的喜,急诊药房临着花园的窗外有排高大桑树,叶宽枝密,藏着鸟窝,天蒙蒙亮的四五点就叽叽喳喳的把人吵醒,若是冬天,鸟儿也是要睡个懒觉的,不会搅人清梦。

        几年前郝曈上夜班儿时就抱怨过。那时项临还在急诊科当医生,他们俩的夜班总是同步,项大夫曾经想去把鸟窝端了,嫁接在别的树上。可临到最后郝曈不忍心了,怕鸟窝换了地方水土不服,覆灭的就是拉家带口的一窝子。

        记得项临取笑她的妇人之仁、舍己为鸟,看她的目光很是灼热。

        这一夜几乎没睡,郝曈极度萎靡,下夜班后等后勤的同事修好玻璃,已经九点多了,她真想扑在休息床上彻底睡死。最后,还是靠了超人的意志力用双腿把身体、眼睛、还有对床的满腔依恋挪出了药房、医院,挪到了菜市场。

        这个时间段儿买菜极合适:逛早市的人都散了,离中午下班还有好久,市场里冷冷清清,摆摊的小贩做不了多少生意,急着收摊,钱给的差不离就卖。郝曈能随意的挑拣、恶狠狠的砍价,物美价廉的买到各色蔬菜水果,足够的新鲜水灵,比超市用保鲜膜包了的菜便宜一半多。

        平时她都骑自行车上下班,车筐里绿油油的蒜薹、菠菜、芹菜叶子随着自行车的颠簸晃颤一路。可昨天她坐公交车去相亲,然后直接上班,今天只得手拎着菜走回家。路走的远了,塑料袋把手捋得又疼又麻,指头像要断了,只得左右手不停的换着拎,终于看到自家小区。

        这个小区是本市里程碑式的建筑——全市最早的住宅楼。当年岿然屹立于一片低矮平房中,颇有睥睨之姿,能住进这里的人都是“有本事的人”。如今三十年河西,小高层、高层、别墅豪宅层出不穷,这片小区风吹雨打的,从里到外露出破败寒酸相,不复英雄气了。

        两年前搬进这个落了地的贵族小区时,郝曈觉得自己也结结实实的落地了。

        小区的铁栅栏门坏了,白天晚上都敞着,形同虚设,下过雨的几天里最好不要碰它,会把铁锈蹭到衣服上;

        郝曈家是左边第三幢楼。

        一单元的一楼改成了面馆,郝曈来不及做饭时就端碗面回家。单元门的东边是面馆固定泼泔水油污的地方,每天一桶,地上泼出两米长、宽不到一米的树叶形油垢滩,被风吹过沾了土看不太清。路过这家门前时要靠墙边儿躲着走,不然会滑倒,这一点郝曈已经习惯成自然。

        二单元的二楼租给了一个音乐学院的学生,拉小提琴的。好几个中午,家人被他琴声吵得睡不着觉,郝曈曾经多次找上门去。

        三单元的一楼住着郝曈一家,郝爸爸偏瘫,行动不便,有些糊涂——郝曈拒绝大夫说那是痴呆;郝妈妈足不出户的当保姆,性格日渐怪癖。父母两人基本过着被圈禁的生活,独生女郝曈里里外外一把手。

        今天回来晚了,老妈已经把菜洗净切好,在给轮椅上的郝爸活动偏瘫一侧的胳膊,闷热的天,累得一身大汗。大夫说只要坚持每天做下去,偏瘫的患者说不定有一天能站起来,郝曈和母亲已经坚持了两年。

        见?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何以趋近爱 第2章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