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匆匆结束了燕赵之行,不顾同僚的质问,执意绕道宋州想要面见李静探知究竟。可是,却得到李静送嫁远赴新喻的消息。
在宋州逗留了十天,终于不得不去回任上的范仲淹,留了书信,拜托钱裕交给李静之后,匆匆离开了宋州。
仿佛故意似的,李静在范仲淹离开的当天下午回了宋州。沐浴过后,她才不紧不慢地打开了范仲淹留下的书信,却没有依言去亳州找他。而是应着收到的另一封书信,和乔戎、秦广一起,去了洛阳,参加万麒的婚礼。
李静在万麒的婚礼上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见到了摩西,摩西第一次醉得不省人事。
李静扶着摩西回房,两人莫名其妙地抱在一起哭作一团。
分别之际,摩西告诉李静,它调任到宋州做典史了,不日就会赴任。李静答应它在家把房间收拾好了等着它。
年底之前,李让的婚事也定了下来。他娶了京城礼部尚书家的小女儿孙冉,据说,那个小姑娘在他当日随着一群士子拜访孙尚书时对他一见钟情,已经到了适嫁之龄的她,知道李夫人去世的消息后,拒绝了京城好多人家的求亲,执意要等上李让三年。
三年间,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姑娘,居然撤去环瑱,日日穿白茹素,夜夜诵读往生佛经,比李静这个亲生的,还要尽心守孝。
因此,李让守孝期满,孙家派人来提亲时,眼神都是绿的。大有李家要是不答应,就要诅咒李家全家的气势。
李静以为,她会见到一个多么执拗叛逆的女子,可是,李让新婚第二天,她却在李家的餐桌上见到了一个小鸟依人,温婉可人的姑娘。晏夫人要年轻十岁,大概也就是她这个样子。
李静本来无意充当他们新婚燕尔之间的电灯泡,可是,三日归宁之时,她的这位新嫂嫂,却执意拉着李静与他们同行。
原来,她这位新嫂嫂不仅气质上与晏夫人相似,两家还是姻亲,晏夫人是她的表姐。而她的新嫂嫂,显然从晏夫人那里听了不少关于李静的事迹,对李静抱了非常强烈的好奇心。
对于孙冉不同于外在的热情与旺盛精力,李静招架不下,只有被牵着走的份。
拜访了孙家,又去刘禅家里、晏家转了一圈,年关已近。
这一年,李静第一次在李家本家过了年。
由于对一切毫不知情的孙冉的加入,这一年过得还算活泼祥和。
只是,热闹过后,回到房间的李静,却是满心寂寥。
自从知道了朱说生父为他取得名字是范仲淹,她已经疏远了他近一年的时间。
李静本来对范仲淹是没有多少印象的,可是,耐不住他是李娜心心念念的崇拜倾慕的人,以前,她从来没有在意过。可是,收到那封信开始,李静尽管很希望不过是同名同姓,可是,她还是很不应景的想起了,李娜说过那位范大人上书复姓的事;不仅如此,她还想到了那位大人画粥而食、闻鸡起舞、闻皇帝过而不出门观望的种种轶事。
而那些流传下来的故事,虽是夸张了些,却又有很多就赢在了朱说身上。而且,李静还后知后觉的想起,她就是画粥而食的故事中那个被拒绝的友人的角色。
她是喜欢朱说,恋慕着朱说。但是,她一时真的没有办法把朱说跟那位“先天下而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大人连在一起,那位大人的形象太高大了,高不可攀。
所以,范仲淹的来信,她也不回;他让她去亳州看他,她更是当做没有看到。
初始,范仲淹信件写得还勤,越来间隔?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