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2 / 2)

+A -A

        小说上传分享

        误区十四:滥用速效感冒丸

        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速效感冒丸含有的咖啡因可引起惊厥,含有的扑热息痛在体内的代谢产物能使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而失去载氧功能,从而导致血小板减少,严重损害婴幼儿的肝功能。

        电子书分享平台

        误区十五:婴儿腹泻乱服止泻药

        婴儿腹泻时,有些家长急于给婴儿服用止泻药和消化药,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有一种腹泻叫婴儿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稀薄,每日4~6次,多者可达10余次,常在喂奶后排便。腹泻的婴儿精神愉快,反应良好,食欲正常,睡眠安稳,体重增加,大便化验无异常。如果属于这种情况的腹泻,家长急着给婴儿服药,不但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且对小儿的身体不利。

        如果人工喂养的婴儿出现腹泻,也不能随便用止泻药,因为腹泻是一种症状,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人体通过排便可以把肠道内的微生物和毒素排出体外,有利于病因的消除,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腹泻是一种保护性机制。如用了止泻药,会使肠蠕动减少,细菌、毒素在体内吸收增加,容易引起中毒。

        针对婴儿腹泻,要采取对症疗法,如果是疾病引起的,就应积极予以治疗;如果属于婴儿生理性腹泻,就不必用药。

        误区十六:婴儿腹泻时禁食

        过去,对于腹泻的小儿,原则上只喂少量米汤,严重腹泻者应禁食。目前,对患有腹泻病的婴儿不主张禁食,而应该继续喂他吃东西。正在发育的婴幼儿因频频腹泻而丧失了大量的水分和营养,正急需补充,如果禁食,会加重婴幼儿水分和营养的缺失,胃肠道功能也不能得到很快的恢复。长期禁食还会发生营养不良。因此,婴儿腹泻不宜禁食。

        误区十七:乱用外用药

        幼儿的皮肤发育尚未健全,外用药物特别容易穿透皮肤侵入幼儿体内。如果用药过量,常会发生中毒,如由于衣物接触樟脑球引起的贫血、由新霉素软膏引起的耳聋、由皮质激素类软膏引起的浮肿、由硫酸阿托品滴眼引起的超高热血蛋症、由硼酸软膏引起的呕吐及肾损害、由水杨酸软膏引起的呕吐与呼吸急促、由酒精溶液湿敷引起的嗜睡、由薄荷脑擦剂引起的呼吸困难、由红汞软膏引起的汞中毒、由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剂引起严重的全身性皮炎等。因此,幼儿不宜随便乱用外用药。

        误区十八:给婴儿用滴鼻净

        滴鼻净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急性、慢性鼻炎和鼻塞的常用药物,其对黏膜血管有强烈而持久的收缩作用,故可使血压升高,且有代偿性心动过缓,有类似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可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膀胱和回盲括约肌,从而引起排尿困难及腹痛。婴幼儿鼻黏膜血管丰富,滴药后易被吸收,如滴药过多,药液自鼻腔入口腔至消化道吸收,从而引起中毒。中毒后会出现嗜睡、抽泣样呼吸、面色发绀、出冷汗、四肢发冷、心动过缓、体温过低、尿少和腹痛等症状。如婴幼儿受凉,出现鼻塞等症状,可选用%~1%麻黄素或麻黄素呋喃西林溶液滴鼻。

        误区十九:给婴儿滴氯霉素眼药水

        氯霉素眼药水对防止沙眼、红眼病有理想的疗效,是眼科常用滴眼剂。婴幼儿如果长期滴用氯霉素眼药水,会引起不良后果。氯霉素眼药水杀菌能力很强,还具有刺激性,会对婴幼儿娇嫩的造血组织形成损坏。用氯霉素眼药水滴眼,药物很快会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引起进行性贫血、反复出血及继发性感染等,死亡率非常高。因此,婴幼儿不宜使用氯霉素眼药水。

        误区二十:随意给婴儿洒用爽身粉

        爽身粉如果使用不当,会影响婴儿健康。爽身粉含有滑石粉,如果婴儿少量吸入,尚可由气管的自卫功能排除,若吸入过多,滑石粉会将气管表层的分泌物吸干,破坏气管纤毛的功能,甚至导致气管阻塞。一旦发生问题,只能使用类固醇药物来减轻症状,目前尚无对此有效的治疗方法。

        为了避免爽身粉造成上述问题,家长在使用爽身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使用时,在远离婴儿的地方,将适量的爽身粉小心倒在手上,然后慢慢涂抹在婴儿身上,注意不要使爽身粉满天飞。

        ◆使用后,要及时将盒盖盖紧,妥善收藏,不要让婴儿当成玩具去玩。

        ◆不要让大一点的孩子模仿大人的做法去给婴儿扑撒爽身粉,以免发生意外。

        下载

        ◆给婴儿扑粉时,不宜用粉过多。

        误区二十一:把喉片当糖果

        现在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吃糖果会长蛀牙,尽量不让孩子吃。为了对付小孩子哭闹,很多家长会给孩子吃喉片,由于很多喉片吃起来香甜可口,又清凉舒适,小孩子自然喜欢吃,家长也认为喉片非糖果,消炎又好吃,何乐而不为?结果时间一长,发现孩子口腔炎症不断!

        专家提醒家长,喉片是一种常用的消炎润喉药物,不是糖果,对咽喉炎、扁桃体炎、鹅口疮及口臭等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由于喉片的辅料中加入了适量的蔗糖、桉叶油等物质,入口后既香甜可口,又清凉舒适,如果将其作为糖果给小儿食用,结果往往成为新的致病隐患。如薄荷喉片可收缩黏膜血管,削弱?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解读生活误区全书 第6章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