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秦明来袭 (2 / 4)

+A -A

        梁山泊纵横八百里,并非全部都是水域。而是因为黄河决堤泛滥而形成的大片水泽,中间还有一些地势较高的沼泽,上面芦苇丛生,正所谓:纵横河港一千条,可见错综复杂。

        晁盖就是准备把水泊中那些地势稍高的位置,用印第安人淤田种玉米的方式,打造出一块块的稻田。

        从而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避免将来被大军围困之后,坐吃山空。

        而且,可以作为将来的战功奖励,安抚民心。

        第二项民生工程是水中养鸭、养鹅。

        梁山这种水泽环境,既有大量的水面可供鸭鹅戏水觅食,又有小面积的高地可供他们落脚。

        只要用一些简单的围挡,就能圈成一片片的养殖场。

        鸭苗来5万只,花费2500点。

        鹅苗来5万只,花费5000点。

        先试试水,如果情况不错的话,再扩大规模。成功的话,梁山主寨将不再缺少鸭蛋和鹅蛋供应。

        第三项民生工程是在独龙镇养鸡、养猪。

        独龙镇三庄加起来有两千余户,一万多百姓。按照每户给10只小鸡仔,2只小猪仔计算。

        鸡仔2万只,花费1500点。

        猪仔4千头,花费4000点。

        正如孟子所说:“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

        若这项政策能实行下去,独龙镇百姓的生活水准将大幅度提高。多出来的鸡蛋可以用来供应军需。猪肉也可以用来制作猪肉火腿,作为战备粮。

        梁山需要大量的肉食来为士兵补充体力,所以这些村民养的猪,如果有多,绝对不会愁卖不出去。

        梁山现在经济收入稳中向好,也有足够的钱财来购买。

        猪是杂食性动物,除了少量的粮食,大量的青草和秸秆也能养活它,春天养猪仔,冬天来临前出栏,刚刚好。而且散养的猪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猪瘟的可能性。

        猪产生的粪便还可以用来施肥。

        宋代的农家也喜欢将厕所与猪圈连在一起,如厕、沤肥、养猪,三位一体。

        苏东坡先生在任黄州通判时,有首《猪肉颂》: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天命水浒 第九十一章:秦明来袭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