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寻 踪_51 (2 / 4)

+A -A

        林悦解释道:“这首词是苏轼悼念他原配夫人王弗的,苏轼十九岁就和十六岁的王弗结了婚,但是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葬在了四川眉山,后来苏轼四十岁的时候,在当时称之为密州的山东诸城,做了个梦,梦见死去的王弗,王弗在梦里还是那么年轻,而他已经两鬓斑白,所以才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样的句子。”

        老许“噢,”地应了一声,又接过那张纸,重新放回了那一摞纸上。

        田学军此时正在看另一张书桌上的书,上面有《红楼梦》《聊斋志异》《拍案惊奇》等老书,还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中国古代诗词作品选》等文艺书,里边还有一本《林海雪原》,是三十二开本相当破旧了,但是主人应该很爱惜书籍,所以保存的相对完好,田学军便把这本书抽出来,递到了老许手里。老许翻了翻书,正好翻到有一张书签卡在书页里,似乎是主人正看到那一页,老许对于《林海雪原》是最熟悉不过了,这本书对于老许和老许之前那个信息相对匮乏的年代,能买到这本书便如获至宝,从十几岁他父亲给他第一本开始,老许读了不下十遍。这个书签正好卡在第三百六十页,书中讲的是白茹和二零三单独在一起的时候,白茹大胆地向闷葫芦似的少剑波展开了爱情攻势,这一页的前边就是二零三写给白茹的那首诗,而那首诗同样出现在大冢子山女儿林姑奶奶的坟前,正好被唐萌他们发现,而女儿林里诗笺上女人的字迹,跟刚才那首词工整的字迹不是同一个人的笔迹。

        猫生性谨慎,是绝不会和外人随便接触的,在外边逗猫的张贵普这一会儿逗累了,就回到了屋里。看众人都在研究什么,凑了过来,也不知道他把手放到了桌子的什么地方,竟随手粘起了一样东西。他盯着看了一眼,好奇地对众人说:

        “这是什么?”

        众人看他随手拿起的东西,是一个纸袋子,上边还有一个提手,袋子上面写着“赢牟县第二人民医院影像检查”的字样。

        “是一份体检报告单吧,也许这人去院里体检去了?”田学军猜测着说。

        张贵普随手从里边摸索了一会儿,掏出了一张应该是和片子放在一起的纸条,张贵普好奇地展开,并读了起来:“刘民初,男,六十八岁,膀胱底部见中等回声突起,大约6.0*5.6CM,改变体位不移动,超声提示:膀胱内实质性占位。”

        张贵普读完愣愣地看着大家,显然这是一份非常不好的体检报告单,大家都听明白了里面说的什么。

        老许略呆了呆,说,“快给人家放回去吧,咱是来了解情况的,乱动人家东西不好。”张贵普像得了圣旨一样,麻溜地又将纸袋放回了原处。

        各人心照不宣,静静地在屋里等着,那只猫也不再乱跑,就在梧桐树下的阴凉里趴下了,用舌头舔着爪子,一副很悠闲的样子,又过了约么一刻钟,外边忽然传来大铁门“吱呀”的开门声,众人赶紧都站了起来。

        当众人来到院子里时,就见从外边走进来一人。

        那人看年龄七十岁左右,花白的头发,瘦高的个子,脸上有些憔悴,虽然状态不好,但是那人脸上并没有太多皱纹,透过他疲倦的眼神依然能看出他年轻时的风姿,而且走路不紧不慢,很有书卷气,似乎不是这个年龄农村人该有的一种气质,他应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为什么流落在这偏僻的乡村?不得不令人费解。

        那人从外边进来,手里提着个竹篮子,篮子里有新鲜的黄瓜柿子、还有一颗莴苣,肩上扛着锄头,显然刚才他去地里摘菜去了。那人走进了院子,一抬头,忽然看到院子里站着四个人,当即愣在了那里。

        老许赶忙上前迎了几步说:“不好意思,没经过你同意我们就来到了你家里,我是汶南镇退休民警,我叫许建国,这几位是我朋友,来这里要找一位姓刘的教师?”

        “姓刘?”那人诧异地看着老许,一边放下锄头一边问,“你有什么事情?”

        老许听对方话里没有表示异议,知道找对了人,他应该就是自己要找的刘姓教师,也就是刚才张贵普念到的——“刘民初”。

        稍一沉吟,老许便开口说:“刘老师你好,我退休前是汶南镇派出所辖管大冢子山的片区民警,我听人说在六十年代你曾在石楼子村任过教,不知道有么有这么一回事?”

        老头放下东西,在脸盆里洗了一把手,一边用毛巾擦拭着一边看着众人,说:“我六一年被派到石楼子、还有盘龙沟两个村教书,但是我六三年冬天就离开了,这已经是快五十年的事了,不知道跟现在有什么联系?”

        老许说:“我想提一个人,你应该认识?”

        刘民初谨慎地问:“谁?”

        老许说:“陈玉山,石楼子村的陈玉山?”

        刘民初一怔:“你是说陈茂林的儿子,小山子陈玉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空屋 第二十四章,寻 踪_51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