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和工艺的突破相比起来当然会慢上很多,但真要论难度,反倒没有那么高,只要资源投入够了,很多东西就是水到渠成。
“大推力发动机,以现在太行项目的情况来看,应该是不用继续打这条线的主意了。”
但搞R79技术资料的资金是624所自筹的,如果这预研项目走不下去,肯定免不了亏上一笔。
趁着一个专家组讨论环节的当口,坐在中间靠后位置上的工程师林志兵补充完刚刚用速写方式记下来的笔记,揉着有些发酸的手对旁边另外一名同伴说道。
没有一开始那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了……
倒不是说不重要。
主要以过去华夏航空工业的实力,别说雅克141,哪怕想复刻一个鹞式都很有难度。
评审会当然还是得继续下去。
你这边的“预研”,进度走的比人家正式立项的型号还慢,那还预研个锤子。
“我的建议啊,是把研究重点转变一下。”
像常浩南刚才提到的叶片分离流主动控制技术,比如附面层抽吸,这放在传统航空强国那边也是还处在装机试验过程中的技术。
但专家组还是要再呆两天。
可要是硬着头皮继续搞,那沉没成本只会越来越大……
“转变……转到哪里?”
不过,后面提到的1250℃涡轮前温度,以及全覆盖气膜冷却这些热端部件的相关技术,比较起来已经不那么令人震撼了。
有些无奈的林志兵只好重复一遍自己刚刚的话,顺便瞅了瞅对方本子上的内容。
毕竟,仅仅两年之前,大家日思夜想的事情还是怎么把差距缩小到20年以内!
当时国内最好的涡喷13,说穿了就是个R11F300的有限改进型而已。
而且垂直起降飞机在各方面性能上势必远远弱于同样技术水平的普通固定翼。
到那个时候,这个3.75代发动机也将顺理成章地进化成正经的第四代。
连着叫了几声,显然是叫做周炼红的同伴才反应过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