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两个时代的交错 (2 / 3)

+A -A

        姜甫和把资料接到手中收好,听到这样的感慨,有些好奇地抬起头:

        “常总以前在涪城过过年?”

        但这都1998年了,竟然还能看见爷爷辈发动机的改进型号?

        “这边现在还有其它测试任务?”

        “常总,这是我们初步确定下来的测试内容,根据最新版本国家军用标准修改出来的,您看一下。”

        但他上次来624所的时候,这里理论上的所长兼书记还是刘振响,当时接触过的几位领导里面应该没有眼前这位才对……

        “这下子,估计又要在涪城过年咯……”

        剩下的,就都是涡扇10这样的硬骨头。

        这样的装扮让常浩南有些陌生,但听对方打招呼这意思,明显是之前跟他见过。

        常浩南快步跟上。

        后者给航空发动机测试标准打了个样,但毕竟只是完成了有关压气机进气畸变的部分,论工作量连发动机测试流程的10%都不到。

        至于跟在李荣在后面的那位,常浩南倒是熟悉得多。

        当然,这种事情肯定是不能说出来的。

        ……

        “但是因为镐京那边的歼轰7A改进型进度远超预期,而且很快就可以100%国产,所以这个型号,连带着增推延寿之后的涡喷6D发动机,也就没了定位,转入技术储备了……”

        没走几步路,眼尖的他就发现在旁边的另外一条轨道上,正有一台体积小得多的发动机正在从里面运出来。

        “歼6当然早就停产了,但这不是还有强5在用么……”

        常浩南掏出一支圆珠笔,在测试项目书的最后签上自己的名字,有些无奈地说道。

        “常总,又见面了。”

        “涪城倒是没有,但因为工作在外面过年的时候不少。”

        为首一人穿着一身深蓝色的毛呢中山装,还带着一顶皮帽子。

        落后半个身位的姜甫和解释道:

        “本来,洪都那边从96年末开始搞强5D,现在已经基本定型了。”

        常浩南上辈子确实没少在涪城过年,只不过都是在九院那边。

        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蝴蝶效应更是直接改变了整个华夏的航空工业发展路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513章 两个时代的交错 (2 / 3)